扬州推进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解决民众就业难得问题
扬州推进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解决就业难得问题
本网最新消息,扬州推进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解决民众就业难得问题。2024年12月18日,扬州市区就业公共服务公益创投项目结项评审顺利在东园饭店举行,项目代表围绕《2024年扬州市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公益创投项目申报书》逐一汇报项目整体实施情况、资金使用情况、实施取得成效、亮点举措等,评委给予高度评价。
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成效,2024年,扬州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突出“三化三转变”,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就业服务工作,进一步夯实基础,有效补充“微就业”基层服务力量,推动我市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,积极构建全链条、全周期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,千方百计稳就业、保民生、促增收,不断增进民生福祉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突出工作思路优化
探索“项目化”运作,扬州推进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由“散点撒网”向“靶向服务”转变
去年,我市率先引入公益创投项目理念,创新性地提出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“项目化”运作模式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,依据基层资源和需求搭建公益创投平台,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;社会组织规划、竞投和实施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项目;同时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全程跟踪监督项目实施。通过三方联动,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,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。
经前期摸排调研,与相关部门协商对接,于2024年5月份印发了《扬州市区就业公共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实施办法》(扬人社〔2024〕32号),公开面向市区广泛征集公益创投项目,其间共收到来自各级社区、社会组织申报的30件项目,服务内容涉及就业培训、招聘服务、政策宣传、就业援助等方面。经社会组织专家、就业创业服务专家、大学相关专业教授等组成的评委团队现场评审,“竹”梦前行 点亮“西”望——竹西社区就业援助项目、“邻居彩虹桥”居家就业服务支持计划、家门口送岗“职”等你——社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项目等15个项目成功立项,实施周期6个月。这些项目更有服务针对性,推进了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由“散点撒网”向“靶向服务”转变。
各项目实施方通过开展就业服务,链接多方资源,挖掘辖区就业岗位,为用工单位和失业人员牵线搭桥,实现辖区服务对象“家门口”就业;鼓励失业人员、就业困难人员、低龄老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、岗前培训、创业培训,帮助掌握一门技能,实现就业创业。此外,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推进,就服中心还建立了项目评估和反馈机制,定期对各项目进行效果评估,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项目内容。同时,督导方通过收集社区居民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,不断改进服务方式,提升服务质量,确保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项目能够真正满足群众需求,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突出服务领域优化
引进“专业化”服务,推进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由“浮在表面”向“走深走实”转变
以项目化的形式,不断扩大各类就业创业服务的覆盖面,丰富就业服务的形式与内容,深化就业服务功能,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专业化程度。
团队专业。引进的社会组织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丰富的服务经验,社会组织必须是3A及以上社会组织,且承担过市级公益创投项目,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,能够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。例如,针对用人单位和失业人员,组织各类就业信息交流活动;针对就业困难人员,开展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;针对社区居民,链接各类“家门口”就业创业资源。通过这些专业化服务,有效提升了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实施专业。15个项目涉及就业服务方方面面,有很强的针对性,解决了过去就业服务中的一些盲点,比如,“竹”梦前行 点亮“西”望——竹西社区就业援助项目聚焦辖区就业困难人员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,充分整合社区、企业、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,链接企业岗位资源,为服务对象精准匹配岗位信息,帮助“家门口”实现就业;春江社区的“春江夜有市·就享创时光”项目,通过发展夜市经济,打造特色就业服务品牌,把握当下夜生活新时尚,为社区居民提供夜间就业机会,在经开区兴城东路专门用地成功扶持20个摊位,主要售卖文创产品、美食、手工编织品等,该项目不仅丰富了居民的夜生活,还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就业途径,特别是对于那些白天有其他工作或家庭责任的居民来说,夜间就业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选择。通过这样的创新服务,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深度和广度,也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。再比如,告别“马路蹲”,选择“兰零工”——兰庄社区零工平台打造计划,着眼于马路零工,打造了零工驿站,既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日常维修服务渠道,也解决了一批零工就业难的问题,提高了零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。这些专业化服务的实施,不仅提升了就业服务的效率,满足居民实际需求,也增强了居民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。
评价专业。通过与相关部门探讨研究、走访社区(村)和社会组织,确定了科学筛选、定期督导、中期评估、严格结项的专业严谨的流程;通过邀请具有从事就业创业工作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专家筛选项目,选择出优质可执行的项目;通过公开邀标形式,聘请具有丰富项目运作经验和知名度的组织进行跟踪督导,确保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。
突出工作机制优化
打造“特色化”品牌,推进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由“平淡无奇”向“百花齐放”转变
各项目立足于居民需求,利用辖区资源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特色鲜明、亮点突出。例如,职享好运来·就在家门口”——雷塘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项目从本地资源入手,社会组织与辖区内多家玩具加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设立就业代加工点,为被征地拆迁赋闲在家妇女提供毛绒玩具制作培训及加工服务,共计开展专项缝纫机、毛绒玩具培训6期,培训人数累计80余人次,筛选2个机工,3个针工,1个直播,送去磁扬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见习。一些社区通过建立特色就业服务品牌,如“康”途逐梦,“乐”创未来——打造“家门口”创业服务站项目,不仅提供了常规的就业服务,还结合当地文化特色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既增强了社区凝聚力,弘扬了优秀文化,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,带动了社区经济发展。一些社区紧贴当下热点,结合居民需求,如“广储社区技术与时俱进从容自信”服务项目聚焦当下新媒体短视频制作、编辑、运营等,链接专业教学资源,通过技能培训+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模式,拓宽职业道路;圆梦新业态 有为在石塔——石塔社区“家门口”新业态就业服务站项目紧贴新业态群体就业创业,开展有声主播、网约车司机、陪诊师等培训项目,提供多渠道就业机会。
通过特色化服务品牌的建设,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。居民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社区的信任度不断提高,社区就业服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。同时,通过特色化服务品牌的推广,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投入到社区就业服务中,为社区就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通过这些努力,扬州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,为稳定就业、保障民生、促进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上一条:
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