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扬就业创业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人才是第一资源。高校毕业生作为实现人才红利和创新发展的创造性群体,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撑。扬州目前共有9所高校,在校学生10万人左右。扬州市文联调研发现,我市高校毕业生留扬就业、创业的整体比例并不高,但其中艺术类专业学生相对较多。笔者认为,就人才工作而言,产业发展是“硬件”,人才政策是“软件”,而文化是“软硬通吃”的“黏合剂”。我们既要花力气到外地招才、引才,更要用文艺的巧劲,通过培养学生文化认同、优化文艺人才战略、拓展文旅就业空间,为“好地方”扬州留才,特别是留住扬州的高校毕业生。
文艺“发声”,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认同
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有着鲜明的文化标识,这是“老祖宗”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,我们要通过文艺家“发声”,走进校园把“好地方”的文化魅力讲出来、演出来、展示出来,培养文化认同,培育就业技能,激励更多高校学子在扬州就业、创业,在扬州工作、成长。
文艺走进高校。
文艺进校园。每年9月开学季,一大批新鲜面孔进入扬州各高校,多数对扬州文化不了解或停留在认识较浅的程度,这正是在他们心中“种下一粒扬州文化种子”的最佳时机。要整合资源,建立扬州文史专家库,每人精选一个或多个文史专题,形成“宣讲菜单”供高校选择,以专题讲座的形式,面向大一、研一新生讲授“开学第一课”,宣传扬州历史文化。今年9月,市文联已与扬州大学等相关高校对接,举办了数场运河文化进校园专题讲座。
文艺进课堂。扬州自汉至清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,在文学艺术、民俗民风、工艺制作等方面积淀了厚重璀璨的文化。可以让我市艺术、非遗、美食等方面专家及志愿者走进大学课堂,以集讲述、表演、互动于一体的综合形式,展现扬州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。先期,我市文艺志愿者与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合作,组织开展“青春非遗”进校园活动,受到广大师生欢迎,此举可进一步推广,不断深化扬州地域文化实践。
文艺进课程。艺术类教育、培训、演出,非遗类设计、制作、销售等,都是就业、创业的路子。参照扬州大学广陵学院“学古琴、拿学分”的做法,有针对性地再研究开设一批选修课程,逐步构建完善具有扬州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,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,还能开发就业“技能树”。
文艺进社团。当前,各个高校都有一定规模的学生社团,其中文艺类社团数量不少,活跃着一大批热爱文学艺术的大学生。要加强与相关文艺家协会、名师工作室等机构的合作力度,委派专人深入高校开展专题指导,大力扶持高校文艺社团开展工作。特别要重视社团中的骨干力量,经常性“开小灶”,注重专业知识积累,帮助他们加入市级、省级甚至国家级文艺家协会。同时,鼓励他们在学业之余积极参与社会活动,加强实践,增强就业竞争力。
深化校地合作。
一方面,建设教学基地。精选扬州名人故居、文化景点和文博场馆,建设理论研讨、实践体验、实操实训等不同种类的教学实践基地,精心打造美育“第二课堂”。积极开展扬州文艺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,把扬州文艺精华和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培育。另一方面,改革教学模式。围绕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,探索“大师指点+行业精英+文创项目”的复合教学、产教融通项目制课程。培养既懂艺术、有较高创新意识和文化品味,又懂市场运作、有较高经营管理才能的文化产业高级复合型人才,促进文艺类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推动信息共享。
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搭建就业供需平台。一头连接我市相关文旅企事业单位,收集他们的用工需求。比如旅游行业,今年我市文旅行业复苏、市场火爆,但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。要通过摸底调查,及时向广大毕业生发布用工信息,为专业对口的人员指明就业道路。另一头连接在扬高校,了解学生求职意愿,形成专业人才资源清单,及时反馈给广大用人单位,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。高校也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、整理、分析,作为课程设置的有效参考。
政策“发酵”,优化我市文艺人才战略
人才政策是推动城市建设的重要法宝,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“抢”人才。文艺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,我们要创新制定文艺人才的相关政策,慢慢发酵,形成文艺人才就业、创业的浓郁氛围。
创新文艺人才引进。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,将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纳入市“绿扬金凤”“英才培育”计划扶持范围。借鉴深圳、杭州等大城市做法,对于文艺类博士研究生、硕士研究生、本科生根据其专业紧缺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就业、创业补贴,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文创项目开发、元宇宙数字文化产业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工作。
建设文艺人才公寓。落实文艺人才安居政策,规划建设文艺类人才公寓。在提升生活环境和服务品质上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将人才公寓和文艺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,与城市书房、文化广场、艺术馆等现有文艺场馆有机衔接,解锁“五分钟文艺生活圈”,为住户打造“有温度的归家体验”,多措并举解决文艺类人才在住房方面的后顾之忧。
营造满城文艺氛围。组织实施“文艺星火点亮扬州”文艺惠民工程。统筹整合全市优质艺术人才资源,组建文艺志愿者队伍,布局打造一批街头巷尾的公益小剧场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社区街头、广场公园、各类小剧场等场地为依托,常态化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惠民演出和娱乐活动,在拓展文艺类人才就业空间、增加兼职岗位的同时,营造出百花齐放的文艺氛围。
产业“发力”,拓展文旅赛道就业空间
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,第三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、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。与苏南城市相比,扬州文旅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小,我们要在产业上发力,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。
突出“融”字。文旅深度融合。坚持“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”,破解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离、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的发展困境。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资源,充分利用运河沿线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景观,打造一批小型的文化展览馆、体验馆、文创集市等文旅空间。要将文化内涵、文化价值融入旅游产业链各环节,推动“文创+旅游”“博物馆+旅游”“演艺+旅游”“音乐+旅游”“动漫+旅游”等新旅游业态创新发展。文旅跨界融合。要主动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,积极推进“文旅+康养”“文旅+农业”“文旅+工业”“文旅+体育”“文旅+文物”等领域协同发展,打造一批叫得响、立得住的文旅品牌,催生新业态、延伸产业链、创造新价值,构筑产业发展新的竞争力。
发展“数”字。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。一是挖掘我市文化资源,开发创作数字文化产品,扩大数字文化地域特色品牌的影响力;二是提升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创造能力,紧盯网络直播、国潮动漫等行业风口,拓展生产、传播、文创周边开发等业务的全产业链条;三是发展高端文创制造,加速现代传感、智能控制、工业设计等技术与群众衣食住行和文旅消费相融合,推广可穿戴设备、智能硬件、沉浸式体验平台。
巩固“育”字。近年来我市艺术教育培训行业迅速发展,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、品牌较响的艺术教培机构,以及更多的中小型企业,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。据调查,这些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从业、创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驻扬高校艺术专业的毕业生。选择留在扬州就业、创业的毕业生,除了进入了艺术教育培训行业外,还有婚庆礼仪、模特培训等,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。我们要巩固、规范艺术教育培训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,一方面加大监管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做到合法合规经营;另一方面加强指导,委派专家对企业任教老师进行再教育、再培训,探索为自主创业就业的体制外文艺人才评定职称的新方式,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实力。
打造“集”字。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。一方面,以项目建设助推文旅产业集群发展,坚持“上一个项目就能形成一套拳头产品、打造一个热门IP、传承一段文化记忆、产生一批经营主体”的理念,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,最大限度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集成效应和链接效应。另一方面,依托产业优势打造特色文旅小镇。扬州琴筝产业发达,要将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结合旅游演艺、夜间经济、文创商品等业态,打造“琴筝特色小镇”,并以此为突破口,带动其他非遗文化产业发展,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扬就业创业。